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11:50进入复兴论坛来源:新华报业网手机看视频
扬子晚报记者日前在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当地有一个2008年刚刚建起的秸秆气化站,投资近200万,当地群众称,这个秸秆气化站建起来用了不到2个月就关门了,也从来就没烧过秸秆。像这样的秸秆气化站在江宁区总共有20多家,总投资高达数千万。一些基层领导坦言,省、市、区政府只是负责投资建造气化站的费用,但并没明确气化站移交后的运营经费从哪里来。实际上,他们社区为维持气化站运转,每年要额外支付4万多元的费用。(6月11日扬子晚报)
每到农村收获季节,秸秆焚烧成为一个众人瞩目的问题。有关联的资料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为6.04亿吨,其中造肥还田及其收集损失约占15%,剩余5.134亿吨。由于秸秆没有很好的去处,不少农户不得不一把火烧了,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快秸秆的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再次生产的能源法》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利用生物原料,鼓励发展生物能源。”中央国务院出台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精确指出:“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启动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强生物质产业研发技术、示范、储备和推广,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科技工程。”
地方政府必须在广大农村推广普及秸秆气化工程,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卫生型、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产业,形成“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高效益,大循环、可持续”的生态集约型产业模式,让广大农村走上生态、低碳之路。但像南京江宁区投资200万建秸秆气化站运行2月即关门,则让人对秸秆气化的前景不免担忧。为何会造成这种现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对秸秆气化新技术的扶持还不到位;二是秸秆气化项目还未完全市场化运作。
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秸秆气化的扶持力度。与其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相比,秸秆气化仍是新生事物,刚刚起步,要把这一“民心工程”做好,仍需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不仅要扶上马,而且要送一程。另一方面,要创新运行机制。拓宽秸秆气化筹资渠道,提倡和鼓励个人集资办气化站、股份合作办气化站;在运行机制方面,实行工程化施工,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管理机制上,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制定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确保气化站正常运营。
广大农民不是不能接受新事物,关键是新事物要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福祉,用起来省心、放心和宽心。秸秆气化新技术曾让不少农民感到新奇和惊喜,面对投资200万、运行2月即关门的秸秆气化站,有关部门是否该认真反思并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呢? 钱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