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乔布斯但要更多罗阳:投身工科可选择的爱国方式

栏目:新闻中心    来源:mile米6    发布时间:2024-08-04

  李丹勋递给记者一份上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介绍,上面写着“水利水电工程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如果我是一名高中生,我肯定看不懂。”李丹勋说,因为篇幅的限制,目前各高校提供给中学生的专业介绍一般都充斥着专业术语,对中学生来说可能就是“天书”。

  比一份通俗易懂的专业介绍更重要的是一份专业规划图。李丹勋和记者说,要说清“某一专业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是特别容易,牵扯的东西太多,比如,行业对这一专业到底要多少人,每个人在其中的位置都是干什么的。

  南京大学教授高抒对此深有感触。一次,有同行看到高抒为招研究人员而发愁,便安慰他:“海洋大学是少了些,但学生整体质量还是可以的。”这样的说法却让这位海洋地质学家更加发愁。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海洋人才并不仅仅是出自于海洋类高校,作为一门一级学科,海洋涉及了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诸多学科领域,而相应从事海洋研究的人也并不全是从海洋高校出来的,事实上,那些从综合性大学出来、非海洋专业学生的比例反而不小。

  在海洋系统工作了多年的人对此都有误解,对还是一张白纸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在报考的时候,将会怎么想?

  事实上,不单单是海洋和水利,甚至也不只是工科,很多专业都涉及这样的一个问题。用《大目标:我们与这样一个世界的政治协商》作者任冲昊的话来说,即某一专业的“信仰”培养问题——我们学一个专业,要从纵向的历史轴、横向的社会轴分别去分析,是为了什么。

  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任冲昊还在读中学。一次暑假,他在修路的工地上挖沟——挖一方土赚几元钱,一方泥巴十几元钱。他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几辆拖拉机加上几百上千的人挖土、装车,搭脚手架、搅拌混凝土。

  10多年后,学习道桥工程的任冲昊来到浦东的公路工地实习。这时,他发现,修路已不再是个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站在最高处往下看,只能看到几个挖掘机、几个压路机,几个吊车和卡车,还有几个机器控制人员,“所有人加一起,比10年前少了一半还要多”。

  人之所以少了,是因为机械工作的效率高了。原来挖土靠人工,现在靠挖掘机;原来压路靠打夯,现在靠压路机;原来测量靠纯光学仪器,要有专人记录,按计算器,现在都集成到一个机器上了。

  这些直观的印象,让任冲昊知道了自己所学的“道桥工程”到底是什么,以及它在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中是一个什么位置。一个小小的“挖土”工作,能高效顺利地进行,离不开其背后的整个工业体系。

  所谓工业体系,就是这么一批工厂,他们彼此能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和技术上的支持。虽然不可能有哪个工厂自己制造所需要的一切零部件,但作为一个整体,它们能够彼此支撑。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工厂只需要开采矿产资源,不需要外国的机器、零部件和工程师支持也能运行。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些工厂成体系了。

  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他决定放弃这一专业,改去做一个自由撰稿人,他和记者说:“我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还有这些敏锐的嗅觉,让更多的人不再误解工科,知道学工科到底有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