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正值稻谷拔节孕穗、稻蛙快速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印江大地,一支由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师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头顶酷暑穿梭在田间地头,为印江稻蛙生态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提供科技支撑,护航千亩稻田。
在印江自治县合水镇坪峨村的三百余亩稻蛙种养基地,水稻成行,绿浪如海,成群结队的小黑斑蛙蹦蹦跳跳地穿梭在稻田间,欢快觅食的场景与正在进行田间稻蛙科学技术研究的队员们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乡村产业振兴优美画卷。
为积极响应国家“全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铜仁学院园林工程与规划学院、人文学院等专业学生,组建了“情系乡村•筑梦启航”乡村实践团,到铜仁市各区县,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由三名老师带队,有七名水产专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国家实施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和新农村、新农业、新农人的具体变化。”在坪峨村稻蛙养殖基地里,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副教授梁正其介绍说。
梁正其表示:“当前水稻正处于分裂期,卷叶虫、稻瘟病等水稻病虫害易发,而稻下养殖的黑斑蛙也处于变异后的一个月快生长期,这一段时期及容易患腐皮病和红腿病。所以,我们带领学生到一线开展课题研究与社会实践,就是为对症靶向提出一些防控和治疗措施,为全市水稻和黑斑蛙能够健康生长积极贡献铜仁学院力量。”
有了科技服务团的精心指导,也让今年初次从事稻蛙养殖的大户杨再刚省了不少心,养殖中遇到的水质调控、稻蛙养成与病虫害防治等问题,第一时间在家门口就得到了解决。
2022年4月,投入上百万资金的合水镇坪峨村稻蛙养殖基地建成,总面积超300亩,为当地群众带来上百个固定或临时性就业岗位,但养殖户杨再刚却时常处于神经紧绷状态。
“之前我是做生意的,看准稻蛙养殖前景领办了这个基地,但低估了现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技术能力,以至于养起来后,遇上问题无从下手。”杨再刚说:“我很感谢在基地稻蛙双双处于生长的关键期,梁教授带领专业团队前来助阵指挥,提出了很多预防性的措施,我现在安心了不少。”
这次科技助农三下乡,在培育学生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意识的同时,也让铜仁学院涉农专业大学生对贵州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了解,为他们今后开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接下来,我们团队将围绕不同地域,不同密度和在不同密度下肥力的控制来进行稻蛙水产研究,为全市的稻蛙生态循环种养提供技术参考。”对于接下来该团队实践内容和重点课题研究,梁正其做出了回应。
目前,铜仁学院科技服务团服务三农的身影已相继出现在印江合水、木黄,思南县亭子坝等乡镇的稻田间,为全市2000余亩的稻蛙综合种养基地提供一线技术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全市百姓稻蛙产业“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全市稻蛙产业良性发展。(印江县人民政府网 王东、田芳丽)
拄着木棍,听着脚踩树叶的沙沙声,穿梭于贵阳市长坡岭林场茂密的树林里,贵阳市林草资源监测中心主任颜伟仔细查看各个生态监测设备的运作情况。 面庞黝黑,头发花白,今年52岁的颜伟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脚步依然轻松。…
拄着木棍,听着脚踩树叶的沙沙声,穿梭于贵阳市长坡岭林场茂密的树林里,贵阳市林草资源监测中心主任颜伟仔细查看各个生态监测设备的运作情况。 面庞黝黑,头发花白,今年52岁的颜伟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脚步依然轻松。…
...